【魅力僑鄉行】沙溪:弘揚僑鄉文化,展現僑界風采
發布時間:2020年10月22日 來源:中山歸國華僑聯合會
沙溪鎮是中國休閑服裝名鎮,中國重要的休閑服裝生產基地,素有“華僑之鄉”和“文化之鄉”的美譽,8萬多海外、港澳臺鄉親僑居39個國家和地區,鎮內有125位歸僑。改革開放以來,沙溪鎮共接受海外僑胞和港澳同胞捐款捐物累計折合人民幣2.5億多元,確認的僑捐項目有79項,有12位沙溪籍或在沙溪經商的港澳鄉親榮獲中山市榮譽市民稱號。
沙溪鎮僑聯成立于 1984年,至今已發展至第八屆。鎮僑聯下設16個村(社區)僑聯會和一個自然村僑聯會,實現了基層僑聯全覆蓋。目前,龍瑞村、圣獅村、龍頭環村被評為“廣東僑界人文社區”。
【提高政治站位,強化政治引領】
鎮黨委鎮政府高度重視僑聯工作,鎮黨委書記親自部署謀劃僑聯重點工作,親自走訪港澳社團、僑資企業,接待重點海外、港澳社團和鄉親,積極參與僑聯工作相關活動。
致力將《隆都沙溪僑刊》打造成沙溪獨具特色的品牌刊物,以刊為媒,傳承歷史文化,講好家鄉故事,傳遞家鄉聲音,以思想引領廣大歸僑僑眷。
【弘揚僑鄉文化,展現僑界風采】
多年來,沙溪僑聯通過僑刊、沙溪發布及沙溪微視等媒體,深挖涉僑文化,用喜聞樂見的形式,宣傳推界僑情僑事,推動文化傳承,塑造良好的僑鄉文化形象。
近年,沙溪鎮先后出版了《追隨孫中山先生的沙溪人》、《朱老匯涼茶》、《抗戰中的沙溪兒女》共9本文化叢書。近期,已完成了《華僑港澳臺同胞》一書的初稿。
【推動香港青年與家鄉交往交流,交心交融】
鎮領導率經信、市場監管機構等部門赴港,與香港中山青年交流協會、香港中華廠商會等開展交流座談。邀請香港中山隆鎮同鄉會20名青年回鄉,與沙溪青年企業家協會開展交流。組織香港隆鎮同鄉會37名青年回鄉參與“多彩鄉村”隨手拍活動,積極引導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建設中尋找發展機會。
香港青年回鄉,深入了解家鄉的民俗文化。
【凝結僑情僑誼,助力鄉村振興】
廣泛動員海外華僑華人、港澳社團、港澳同胞積極回鄉參與鄉村振興建設。近幾年,沙溪鎮接受海外、港澳鄉親的捐款捐物累計折合人民幣4735萬元,建起了沙溪鎮敬老院、沙溪村盧鄧容珍文化廣場、象角小學阮德勝實驗樓等大型的僑捐項目,推進虎遜小學、云漢小學的擴建工程,啟動龍瑞小學的教學樓重建。
香港中山僑商會支持沙溪鎮慈善事業。
香港中山隆鎮同鄉會三十年來一直支持沙溪128慈善活動,今年組織45人組團回鄉。
中山市榮譽市民胡順謙先生出資58萬元人民幣為港園小學重新鋪設學校足球場的草皮和添置教育設施。
港園村在村內設置胡順謙榮譽室,展示胡順謙先生對家鄉的慈善博愛情懷。
旅澳門鄉親蕭順軒從2016年至2020年,連續五年幫扶沙溪困難家庭子女就讀大學,每人資助1萬元,累計出資260萬元,共資助了260人次的困難家庭大學生走進學堂、實現夢想。
澳門鄉親蕭順軒先生連續五年為沙溪鎮困難學子提供資助。
2020年1月-5月,沙溪鎮海外僑胞、港澳臺同胞助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,向沙溪鎮捐資捐物合共達59.14萬元,捐贈口罩14.3萬個。
【堅持黨建帶僑建,愛僑護僑氛圍濃厚】
2019年,沙溪鎮在鎮歷史文化展覽館內建立“僑胞之家”,扎實推進基層組織建設。2020年7月,龍頭環的僑胞之家進行了升級改造。2019年8個村(社區)僑聯完成換屆工作,健全完善基層僑聯組織。
龍頭環僑胞之家揭幕。
近年,各村僑聯組織,以思想引領僑界,將黨的方針政策貫穿于僑界各項活動。不斷完善村(社區)基層僑聯工作網絡,建立完善村(社區)僑務工作制度,設立僑法宣傳欄,宣傳貫徹僑法,營造知僑、護僑的良好氛圍。開展“獻愛心、送溫暖”活動,走訪慰問困難歸僑僑眷。
近年,鎮僑聯精心謀劃,舉辦多項涉僑文化活動,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,團結凝聚海外華僑港澳同胞、歸僑僑眷。
近年舉辦了“桑梓情·僑鄉沙溪”攝影比賽、“見證·赤子心”圖片展、中(山)·港·澳僑界武術龍獅交流展演、“海外赤子聚焦中國夢——美國舊金山華藝攝影學會會長鄭向陽攝影展”、“楓葉琴韻匯獅鄉”義演音樂會、《我與我的祖國——中山僑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圖片展》。利用元宵節、“三月三”、四月八旅游文化節、端午節、宗祠重修慶典、敬老、沙溪12.8慈善活動等人文底蘊豐厚的活動,邀請港澳鄉親回鄉參與,以文化認同推進鄉親們對家鄉的認同,增強凝聚力,畫出僑界團結最大同心圓。
沙溪鳳舞。
沙溪鎮12.8慈善籌款活動。
端午節,市僑聯副主席、澳門鄉親阮建昆回鄉,向80歲以上長者派發慰問金。
加拿大維多利亞首位華裔市長劉志強回鄉尋根。
澳門鄉親回鄉摘龍眼。
沙溪歸僑代表參加市僑聯活動。
上一條記錄:龍頭環村僑聯舉辦新僑胞之家揭幕儀式下一條記錄:最后一條記錄